前言

空间导航方式分为相对导航Relative Navigation和迷失空间导航Lost in Space,相对导航需要依靠其他传感器取得的估计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,依据当前传感器获取的信号完成精调的位姿解算。而迷失空间导航不需要任何初始信息,传感器能够从当前取得的传感信号中独立地解算载体的姿态和位置,具有自主性、无累计误差,是深空探测的必要方式(无论哪种方式,深空探测器都必须要有一种迷失空间导航的传感器,以避免在失去遥测信号后也能够独立地判断当前位置,并与地面站建立联系)。

迷失空间导航

迷失空间导航除了需要当前获取的传感器信号以外,还需要预先存储先验信息,这些先验信息如同人的记忆一样,提供了与导航位置相关的检索目录,传感器通过搜索当前信号与检索目录中信息的匹配程度,获取最可能的目录索引,由此可解算出当前载体最可能的位姿信号,从而完成导航定位。这其中,当前最稳健的导航方式是地形匹配导航,而不变量导航是地形匹配导航中的一种。

陨石坑不变量导航

地外天体最常用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遍布全球的陨石坑,与星表一样,陨石坑可通过预先发送的遥测卫星完成全球陨石坑表绘制,其分辨率可达到米级。陨石坑几何特征明显,能够用简单的数学表示形式存储其特征(通常是圆或者椭圆),减轻了处理器的压力和导航表的存储量。在靠近天体表面时,陨石坑可近似视为平面特征,该特征可通过计算平面的射影不变量完成目录检索,该不变量的定义如下式:

Iij=tr(Ci1Cj),Iji=tr(Cj1Ci)I_{ij}=\mathrm{tr}(\mathbf{C}_i^{-1}\mathbf{C}_j),I_{ji}=\mathrm{tr}({\mathbf{C}_j^{-1}\mathbf{C}_i})

式中,C1,C2\mathbf{C}_1,\mathbf{C}_2分别是两个共面陨石坑的边缘椭圆方程,需要保证detC1=detC2=1\det{\mathbf{C}_1}=\det{\mathbf{C}_2}=1,这一不变量的定义尚好理解。而更加通用的一种方式是非靠近天体表面的导航(如近月导航,轨道高度在一百km至几km内的制动机动),此时天体呈现出强烈的球面特征,不能将陨石坑视为共面几何体,需要在非共面情况下考察其不变量计算。本文着重记录这一过程,详细内容参考自论文[1]

陨石坑数学建模

平面上的陨石坑数学描述好建模,那么球面上呢?看上去稍微有点复杂,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。

通常绘制的陨石坑目录中,只记录坑中心经纬度坐标、坑的半径,最多最多再记录一个深度信息,不会再有其他的内容了(有也用不上)。

如果要保证记录的目录信息尽量少,同时又保证陨石坑的关键数学模型,那么可以用球面与平面的二维交线作为陨石坑的数学模型,如图所示:

陨石坑数学模型

上图说明了两个分别由平面π1,π2\bm{\pi}_1,\bm{\pi}_2与月球表面相交形成的不共面的陨石坑C1,C2\mathbf{C}_1,\mathbf{C}_2的分布位置,两平面的交线记为l12\mathbf{l}_{12}

符号声明

符号名 符号表示 备注
Q\mathbf{Q} 陨石坑的三维球方程(矩阵形式)
C\mathbf{C} 陨石坑的二维平面方程(矩阵形式)
X~\mathbf{\tilde{X}} 非齐次的空间三维点
x~\mathbf{\tilde{x}} 非齐次的平面二维点
X\mathbf{X} 齐次的空间三维点
x\mathbf{x} 齐次的平面二维点
l\mathbf{l} 齐次的二维平面直线
花体符号 对应几何物体点的全集

不共面陨石坑对

不共面的陨石坑对是天体表面常见的陨石坑分布情况。此时不能使用同一个平面计算其不变量,同时,如果将两个陨石坑投影至同一个平面强行制造共面不变量,也将因为投影过程产生的投影畸变使平面不变量数值与真实值不同,因此不能直接套用平面不变量,此时,考虑如上图所表示的两椭圆所在平面的交线l12\mathbf{l}_{12}。该交线既与椭圆C1\mathbf{C}_1共面,又与椭圆C2\mathbf{C}_2共面,由此得到了两组共面的几何图形。

平面内的二次曲线与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可形成一个不变量

论文[1]的着力点就在于此。首先考虑如何利用平面信息求解该空间直线L12\mathcal{L}_{12},此时需要使用一点集合变换的小技巧,由于:

C1=QP1,C2=QP2\mathcal{C_1=Q\cap P_1,C_2=Q\cap P_2}

而直线L12=P1P2\mathcal{L_{12}=P_1\cap P_2},可以发现有:

C1C2=(QP1)(QP2)=Q(P1P2)=QL12\mathcal{C_1\cap C_2=(Q\cap P_1)\cap (Q\cap P_2)=Q\cap(P_1\cap P_2)=Q\cap L_{12}}

因此,空间直线L12\mathcal{L}_{12}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可以用C1\mathcal{C_1}C2\mathcal{C_2}的交点来求解,如果直线的两个交点被确定,则该直线也一并被确定了。同理,在图像平面上,如果能确定两个交点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,则该直线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l12\mathbf{l}_{12}也能够被解析。

为求解图像平面上的两个二次曲线交点,联立两个二次曲线的方程:

{xC1x=0xC2x=0    x(λC1+C2)x=0(1)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mathbf{x}^\top\mathbf{C}_1\mathbf{x}&=0\\ \mathbf{x}^\top\mathbf{C}_2\mathbf{x}&=0 \end{aligned} \right.\implies\mathbf{x}^\top(\lambda\mathbf{C}_1+\mathbf{C}_2)\mathbf{x}=0\tag{1}

方程(1)必须是退化的,因为两个二次曲线的交点有且仅有四个(包括复交点)。因此如果将λC1+C2\lambda\mathbf{C}_1+\mathbf{C}_2视为一个新的二次曲线,则该二次曲线必须是退化的且秩为2(因为有且仅有四个交点),即其行列式为零,即:

det(λC1+C2)=0    C11C2λI=0\begin{aligned} \det(\lambda\mathbf{C}_1+\mathbf{C}_2)&=0\\ \implies -\mathbf{C}_1^{-1}\mathbf{C}_2-\lambda\mathbf{I}&=0 \end{aligned}

因此λ\lambdaC11C2-\mathbf{C}_1^{-1}\mathbf{C}_2的特征值,可直接解出三个特征值,其中仅有一个特征值符合要求,下面讨论如何选出该特征值。

求解平面交线

两个不平行的平面有且仅有一条交线,该交线是实的。因此其齐次坐标也应当是实数,对应至方程(1)的解,应当提供这样的两个实交点的特征值λ0\lambda_0,记:B12=λ0C1+C2\mathbf{B}_{12}=\lambda_0\mathbf{C}_1+\mathbf{C}_2,其中秩为R(B12)=2\mathrm{R}(\mathbf{B}_{12})=2,可将B12\mathbf{B}_{12}分解为:

B12=gh+hg\mathbf{B}_{12} = \mathbf{gh^\top+hg^\top}

这里,需要求出两条退化直线g,h\mathbf{g,h},其与任意一条二次曲线的四个交点就是待求的交点,换言之,其中有一条直线就是待求的空间直线L12\mathbf{L}_{12}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l12\mathbf{l}_{12}。此处引入一个小结论

三阶二秩矩阵的伴随矩阵可简单地写为:B12=(g×h)(g×h)=zz\mathbf{B}_{12}^*=-\mathbf{(g\times h)(g\times h)^\top}=-\mathbf{zz^\top}

因此可知B12\mathbf{B}^*_{12}的对角线元素即为z\mathbf{z}的各个元素之平方。从其中任选一行均可得到解,即有:

B12[b1,b2,b3][b11b12b11b21b22b23b31b32b33]=zz    z=bkbkk\mathbf{B}^*_{12}\triangleq[\mathbf{b}_1^*,\mathbf{b}_2^*,\mathbf{b}_3^*]\triangleq\begin{bmatrix}b_{11}^*&b_{12}^*&b_{11}^*\\b_{21}^*&b_{22}^*&b_{23}^*\\b_{31}^*&b_{32}^*&b_{33}^*\end{bmatrix}=-\mathbf{zz^\top}\implies\mathbf{z}=\frac{-\mathbf{b}_k^*}{\sqrt{-b_{kk}^*}}

作者提到,可选取主对角线最大的元素计算以取得更好的数值稳定性[1],同时保证所得z\mathbf{z}是实的即可。解得z\mathbf{z}后,可一步得到:

B12+[z]×=2gh\mathbf{B}_{12}+[\mathbf{z}]_\times=2\mathbf{gh}^\top

其中任意的非零行是h\mathbf{h},非零列是g\mathbf{g},两者中只有一个是满足要求的直线射影l12\mathbf{l}_{12}。由于事实上的交线是平面交线,天体又是球形的(即向外凸出),因此两个陨石坑的边缘必定分布在交线的两侧而非同侧,可在两个陨石坑图形C1,C2\mathbf{C}_1,\mathbf{C}_2上各取一点x1,x2\mathbf{x}_1,\mathbf{x}_2(可直接取为两个陨石坑的中心点),这两点位于直线l12\mathbf{l}_{12}的两侧,即有:

l12x1l12x2<0\mathbf{l}^\top_{12}\mathbf{x}_1\mathbf{l}^\top_{12}\mathbf{x}_2<0

满足该要求的解为所求直线射影l12\mathbf{l}_{12}

因此,该特征值λ0\lambda_0有且仅有一个能够满足要求,此时只需要遍历三个特征值,将其中符合要求的λ0\lambda_0计算出的直线l12\mathbf{l}_{12}用上即可,不需要关心特征值的取值。

求解不变量

平面上的二次曲线C\mathbf{C}和不在该曲线上的两个点x,y\mathbf{x,y}可形成平面射影不变量为:

I=(xCy)2(xCx)(yCy)I=\frac{(\mathbf{x^\top C y})^2}{(\mathbf{x^\top C x})(\mathbf{y^\top C y})}

同理,由于二维平面上的直线与点存在对偶关系,下式亦为射影不变量:

J=(mCn)2(mCm)(nCn)J=\frac{(\mathbf{m^\top C^* n})^2}{(\mathbf{m^\top C^* m})(\mathbf{n^\top C^* n})}

则根据以上结果,可利用三个不共面的陨石坑C1,C2,C3\mathbf{C}_1,\mathbf{C}_2,\mathbf{C}_3组成的三元组以及两两交线l12,l13,l23\mathbf{l}_{12},\mathbf{l}_{13},\mathbf{l}_{23},得到三组不变量,如下式:

{α12=(l12C1l13)2(l12C1l12)(l13C1l13)α22=(l23C2l12)2(l23C2l23)(l12C2l12)α32=(l13C3l23)2(l13C3l13)(l23C3l23)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alpha_1^2=\frac{(\mathbf{\mathbf{l}_{12}^\top C^*_1 \mathbf{l}_{13}})^2}{(\mathbf{\mathbf{l}_{12}^\top C^*_1 \mathbf{l}_{12}})(\mathbf{\mathbf{l}_{13}^\top C^*_1 \mathbf{l}_{13}})}\\ \alpha_2^2=\frac{(\mathbf{\mathbf{l}_{23}^\top C^*_2 \mathbf{l}_{12}})^2}{(\mathbf{\mathbf{l}_{23}^\top C^*_2 \mathbf{l}_{23}})(\mathbf{\mathbf{l}_{12}^\top C^*_2 \mathbf{l}_{12}})}\\ \alpha_3^2=\frac{(\mathbf{\mathbf{l}_{13}^\top C^*_3 \mathbf{l}_{23}})^2}{(\mathbf{\mathbf{l}_{13}^\top C^*_3 \mathbf{l}_{13}})(\mathbf{\mathbf{l}_{23}^\top C^*_3 \mathbf{l}_{23}})} \end{aligned} \right.

作者进一步指出,如果能够保证导航坑对都不直接相交,则以上三组不变量可以均可以用正的、数值幅度增大的复合不变量表示:

{J1=arccoshα1=ln(α1+α121)J2=arccoshα2=ln(α2+α221)J3=arccoshα3=ln(α3+α321)\left\{ \begin{aligned} J_1=\mathrm{arccosh}{\alpha_1}=\ln(\alpha_1+\sqrt{\alpha_1^2-1})\\ J_2=\mathrm{arccosh}{\alpha_2}=\ln(\alpha_2+\sqrt{\alpha_2^2-1})\\ J_3=\mathrm{arccosh}{\alpha_3}=\ln(\alpha_3+\sqrt{\alpha_3^2-1}) \end{aligned} \right.

通过选取陨石坑三元组构成导航坑表,检索当前图像中陨石坑三元组在表中三元组的位置,即可完成三元组的定位。

一定程度上,三元组的检索甚至快于二元组,因为它直接就能构成为金字塔,省去了从二元组计算三元组的步骤。

参考文献


[1] Christian J. A. , Derksen H. , Watkins R. .Lunar crater identification in digital Images[J/OL].J. Astronaut. Sci.,2021,68(4):1056-1144